一家民营药企的追求——探析扬子江药业的质量文化

Time:2010-10-09    Click:0

      “上医治未病,中医治病初,下医治病重”,被称为医者的三重境界。而“治未病”是其中的最高境界。

        质量管理与之非常相似。在产品问题出现之初,就在公司内解决,可视为“病初”,这是质量控制和质量检测的工作,而当质量引起顾客投诉后再处理,那就是“病重”,一不小心还容易演变成信任危机,让管理者头痛。最好的办法是在产品“生病”之前就排除可能的“病因”,把产品健康地交到顾客手中,这就是质量管理的最高境界——建立质量文化。

        扬子江成功地将质量文化的理念运用到制药实践中。集团董事长徐镜人有句名言:“质量是制造出来,不是检验出来的,没有什么能击倒我们,唯有质量。”这句话如今已成为扬子江质量文化的经典,为职工们耳熟能详。

        质量高于一切,质量高于生命。在扬子江,每一个员工进厂前,都必须接受质量意识教育和学习。扬子江教育员工包括两个层面:一是态度层面,让每一个员工从思想上明白质量的重要性,培养员工积极主动、持续改善的工作态度。另一个是专业层面,通过培训让员工具有相应的技术能力,熟悉产品质量和工艺规程,从而不断改进和完善产品质量。

        扬子江人认为,一个产品不管科技含量多大,起点多高,质量不好就无法立足于市场,尤其是药品,事关人命。来不得半点马虎。他们把质量工作当作企业的头等大事来抓,提出了“三个不变”,即“质量第一,永远第一”的方针不变;质量无处不在的认识不变;以质量求生存,求发展的原则不变。他们不是搞空洞的说教,而是紧紧抓住“质量是企业的生命”这个核心,有机地揉进“质量连着市场,市场连着效益,效益连着饭碗”这个最现实、最通俗、最直接的道理,让饭碗效应去绷紧每个职工的质量弦。

        走进生产车间,宣传栏上“质量在我心中,质量在你手中”、“谁生产不合格的产品,谁就是不合格的员工”等口号十分醒目。在扬子江人的头脑中,时刻追求的是百分之百合格,绝不允许“基本”、“大概”、“差不多”的说法存在。在他们看来,产品合格率必须100%,产品1%的不合格,就是对消费者100%的不负责任,低于一个百分点,可能就是上百人的生命。

        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自我摸索质量考核和检测制度,到九十年代建立全面质量管理体系,扬子江人始终走在质量管理的前沿。如今,扬子江又开始向代表当今世界先进质量管理系统六西格玛管理(零缺陷管理)和欧盟质量认证体系进军。

        零缺陷管理思想由被誉为全球质量管理大师、“零缺陷”之父的伟大管理思想家克劳士提出,曾在美国、日本等发达国家制造业界全面推广,使产品质量迅速提高,达到世界级水平。

        零缺陷管理极其重视预防,要求生产过程中,每件事情第一次就做到,避免双重标准,决不允许有错误。

        为了确保产品零缺陷,出厂的产品质量100%合格,扬子江给产品生产过程中加上了“双保险”。他们在生产过程中严格按照各项SOP规定进行操作,一方面实现“复核制”,即一人操作,一人复核,保证整个生产过程的均一性和稳定性。另一方面实现“反考核制”,即下道工序的员工负责对前道工序的质量情况进行反考核,而且每个单元操作都有真实及时的原始记录。

        为了从源头上保证产品质量,扬子江将产品质量要素延伸到物料供应商,在对供应商的控制管理上,他们选择行业内最好的一流供应商,对关键注射剂原料采取“驻厂监督”的方式进行管理。为了提高产品质量,他们参考德国JRS公司、美国巴斯夫公司的质量标准,对部分固体制剂辅料的色点进行了研究,制定了非常严格的色点内控标准并开始实施。

        为保证产品出厂前存储期的质量,他们投资2000多万元,建立了2座智能型自动化立体仓库,采用先进的库存计算机管理控制系统,并安装了温湿度自动控制系统。同时,配备调温货车运送药品,提高了流通环节的药品质量控制力。

        扬子江人对质量永无止境的追求,不仅表现在过程控制、检测上,更表现在质量月活动上。他们每年分别在3月和9月开展两次声势浩大的质量月活动,每次活动都选好主题,召开质量月活动动员大会,发动广大职工全员参加,如今已连续举办了23届。主题鲜明,针对性强的质量月活动,不仅牢牢绷紧了职工的质量弦,提高了全员质量意识,而且通过职工的自检、自查、自纠、互检、互查、整改,把质量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。

        一代质量宗师克劳士比说过,“理念是基础,教育则是了解理念的必经之道。但是,若没有人实际去做某些事,一切都只是空谈。”

        质量文化的形成,最终还是要落实到行动上。

        在扬子江,建立质量文化,不是质量部门的事,而是全体员工的事,是每一个人的事,是全员参与。

        从领导层到质管部,到车间再到每个班组,保证质量的具体制度制定得极为详细。在领导层,质量保障措施落实到生产质量管委会的总助、部长、车间主任身上,给领导设置质量责任指标,并定期考核打分。在车间,除了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外,每月都召开质量分析会,对质量隐患及时整改,对质量创新给予及时奖励,调动所有员工创新的热情。

        设计一套奖惩分明的考核制度是扬子江质量管理的一大特色。和其他企业不一样,扬子江重奖自挑毛病者。在去年的质量月期间,扬子江的6个部门因此获得了奖励。这种创新质量管理体制的办法,大大调动了全厂干部职工参与质量管理和技术攻关的积极性。从供应、生产、销售到售后服务没有谁掩盖问题,而是开动思想,积极寻找问题和不足,千方百计解决问题。

        与奖励自挑毛病同时实施的是对质量问题的一票否决制。这两者并不矛盾,否决重在严格管理、规范操作。从高层开始实现质量的首长负责制,到最近制造部出台的机长负责制、首件复核制,把质量问题作为考核的主要标准,层层考核,谁触犯了质量考核标准就是违反“军规”,就是跟自己的饭碗过不去。

        扬子江质量文化还有一个鲜明的地方,就是“质量是企业价值和尊严的起点,是唯一不可妥协的事情”。因此,当质量和效益发生冲突时,他们会毫不犹豫的选择前者。正如集团董事长徐镜人在质量月总结大会上所言,“我们宁丢效益,也不丢质量!”这掷地有声的誓言树立起扬子江建设高质量的追求。这誓言绝非只是挂在嘴上的口号。

        扬子江软膏剂车间的的一种乳膏剂产品,上市以来疗效确切,受到患者广泛欢迎。但是,有一段时间该公司却暂停了该产品的生产,为什么呢?原来根据《中国药典》要求,混悬型软膏剂要检测粒度,乳膏剂虽然不在检测之列,但为了提高患者的舒适度、提高疗效,公司还是决定对该产品进一步进行技术攻关。攻关持续了两个月,牺牲了销售量1500件,折合人民币约350万元,但本次攻关却彻底从各个方面提升了该产品的质量。

        扬子江月产大约300万瓶输液。众所周知,输液产品生产过程中有一道灯检工序,主要检查药液中的可见异物,同时检查输液瓶包装的完整性。灯检过程中,为了保证输液产品质量,降低风险,该集团输液车间员工在灯检时,会比一般企业的员工多一道程序,那就是看胶塞表面是否有色点,有色点的均作为灯检不良品处理。同时,他们在胶塞处理使用的过程中,采取专门措施剔除有色点的胶塞。仅此一项,每年损失效益达100万元。

        从长远看,质量第一、效益第二的管理理念不但没有影响公司的效益,反而带来了更长远的品牌效应。扬子江先后有7个产品被列入国家中药保护品种,11个产品获全国知名品牌,8个产品获江苏省高新技术产品称号。

        扬子江药业目前正常生产的品种共有一百多个,在执行国家法定标准的基础上,扬子江还建了一整套远高于法定标准的企业内控标准。他们参照四国(美国、英国、日本、欧洲)药典的要求,强化质量标准研究,对部分项目制定了严格的内控标准,努力使药品质量达到或赶超国际先进标准。目前,该集团已有21个品种达到美国药典和英国药典标准,有5个品种被国家发改委确定为药品单独定价品种。

        正如克劳士比所言:“质量意识应该是渐进而持续的,它是一种没有真正开始和结束的连续过程”。

        一个公司认真对待质量,很快就会有看得见摸得着的改进,但是要变成文化,成为人们共同信仰的价值观,则需要多年的努力。

        “这就如同我们游泳,光是买泳衣并下决心学习游泳跟真正会游泳还有很长的距离.我们必须努力学习,花很长一段时间,不断学习,甚至要历经真正的比赛,才能成为游泳高手”,集团总裁徐镜人如是说。

        历经39年的风雨兼程,扬子江在质量的长河中劈波斩浪,中流击水,练就了过硬的“泳技”,畅游“药海”,浪遏飞舟!

        在市场竞争的较量中,扬子江连续六年勇摘全国QC质量金牌桂冠,荣登全国医药行业百强榜首位!连连的惊艳,扬子江再次为全国医药界广泛瞩目,成为医药行业的新翘楚!

        但这仅仅才刚刚开始,对扬子江而言,质量永无终点,永远不可松懈。就像扬子江所坚守的理念那样,“质量改进是没有终点的求索进取,生产高质惠民的药品,护佑众生健康,是扬子江永远的追求”。

图 1 质检人员在使用美国Agilent高效液相色谱仪检测药品。

 

 

图2 质检人员正在检测药品

 

作者:本报通讯员 庄义春 记者 范又 来源:光明网